葉桂平主任就澳門申遺成功15週年接受《澳門日報》採訪

發佈日期:2020/07/15
  • 分享至:

       2020年7月15日,我校協理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教授接受《澳門日報》採訪,就“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15週年發表了相關看法。報導內容如下:

 

 

學者冀文化軟實力推新產業

 

今日是“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十五周年紀念日。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葉桂平表示,澳門當年申遺成功,不僅在“賭城”形象基礎上開拓出另一張文化名片,還進一步提升國際地位,冀未來能以文化軟實力帶動發展出新產業、新亮點。

 

科研保護文遺

 

葉桂平指出,文化遺產的保護關鍵需要科研支撐,涉及三維鐳射掃描、數字攝影測量、勘察檢測以及物質材料分析與修復等多種技術。此前本澳曾出現有廟宇私下開展翻新工程,又如大三巴牌坊立面銅像因鏽蝕受損害等問題,針對歷史建築毀損、白化、老化現象進行預防及妥善修復的工作介入,顯得至關重要。

 

然而,當前本澳從事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的人才較少,對建築遺產保護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他提到,近年澳門城市大學精煉人文學科,積極對準澳門及國家發展需要,以都會大學的身份致力推動澳門城市文化名片,同時與葡語系國家高校密切合作。包括曾邀請葡萄牙埃武拉大學教授主題演講文遺科學,交流實驗室、研究領域、儀器和技術、研究路線及採用技術研究方法,引入文遺保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培育保育人才

 

二○一八年,城大還與葡萄牙埃武拉大學合作設立澳門首個遺產保護與材料分析中葡聯合實驗室,開展對澳門及南中國文化遺產的物質分析和保育研究,以推動遺產科學在澳門和內地的發展。該實驗室也是本澳高校在遺產科學領域唯一的實驗室,目前大學還開設有文化產業管理、城市規劃與設計等專業的碩博士課程。他建議特區政府未來加大科研支持力度,促進本澳遺產科學發展,致力培育更多文遺研究和保育技術方面專精人才,更好保護及活化歷史文化資源,使之與旅遊產業、文化產業等發展相得益彰。

 

綜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推進粵港澳在保護利用世界文化遺產、傳承弘揚嶺南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對此,葉桂平希望可把文遺傳承發展作為貫通灣區要素和業態的一個切入點,加強產學研合作,深入挖掘並整合,盤活三地遺產資源,進一步打通文化經脈,構建起文物活化利用示範平台,聯動激發文化創新創造力和灣區文旅市場活力。

 

長遠而言,通過向全球展示“澳門歷史城區”魅力,吸引國際高端文化觀光者,有助加快建設世旅休閒中心,也有效落實“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圖文來自:https://appimg.modaily.cn/app/szb/pc/content/202007/15/content_57369.html



 
瀏覽次數: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