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我中心葉桂平主任在《澳門日報》A2版發表了題為《保持居安思危意識 築牢愛國愛澳政治社會基礎》的文章。以下是文章的具體內容:
保持居安思危意識 築牢愛國愛澳政治社會基礎
近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抵澳調研,並勉勵愛國愛澳社團做好高質量發展,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為加大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貢獻力量。夏主任此行充分體現習近平主席與中央對澳門發展的高度關切和持續關注,澳門各界應深刻領會,凝聚社會共識,將國家戰略關懷轉化為具體行動方案,全面提升經濟多元發展實效。
回望澳門回歸二十五年來,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得到良好傳承,其作為深植於澳門歷史血脈的精神根基,是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重要政治基礎,更是驅動特區繁榮穩定的生生不息之力。當前,澳門正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然而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地緣政治動蕩,面對外部環境及澳門經濟仍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澳門必須要保持居安思危意識,繼續築牢愛國愛澳政治社會基礎,為破解發展難題、開拓多元格局提供堅實的民意基礎與行動合力。
社團凝聚愛國愛澳力量 需加強高質量發展
作為澳門特區政府倚重的第一社會力量,愛國愛澳社團始終是維護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發展至今,澳門現有一萬多個社團,體量龐大,既存在組織結構相對鬆散、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等共性問題,亦面臨現行社團管理條例亟需完善、同質化較為普遍等現實挑戰。
面對新時代發展要求,澳門社團需以更高標準推進系統化建設,重點圍繞精細化管理、特色化發展、專業化服務三大維度深化改革創新。通過主動對接特區政府施政重點,在政策宣導、民生服務、人才培育等領域構建協同機制,切實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持續擦亮澳門社團這張具有示範意義的“金名片”,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堅實的社會支撐。
視橫琴開發為己任 做好經濟多元發展必做題
澳門目前發展的“短板”仍在於經濟較為單一,加上三年疫情重創博彩旅遊支柱,倒逼澳門意識到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性。當然,由於受到歷史及現實原因的掣肘,澳門土地、勞動力等資源較為匱缺,要單靠自己的力量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具有較大難度。中央向來把澳門作為掌上明珠,高度重視澳門的發展建設,給予澳門深情厚愛與格外關懷,立足“一國兩制”實踐全局作出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戰略部署,一如習近平主席所言,開發橫琴的初心就是為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為此,澳門要把橫琴開發當作是自己的事情,特區政府應加強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力度,在“1+4”產業佈局中加速破局,更為橫琴深合區制度創新注入破釜沉舟的實踐動能。此中,落實“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機制非常關鍵,既然是“共享”,相信通過明確GDP統計歸屬、稅收分成機制等舉措,也能夠進一步激發澳門特區政府及澳門工商界在橫琴投資興業的積極性。
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必由之路,亦是事關澳門居民根本福祉的根本大計。面對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與區域競爭加劇的雙重考驗,愛國愛澳社團需做好廣泛宣傳,凝結團結,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帶領社會各界強化居安思危意識,走出舒適圈。唯有政社協同發力,把握橫琴合作區建設機遇,方能破解澳門經濟轉型這道關乎“一國兩制”示範效應的時代必答題。
澳門學者同盟理事會會長 葉桂平
(圖文來自:
https://appimg.modaily.cn/app/szb/pc/content/202505/11/content_41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