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由肇慶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對外交流合作部(港澳台和外事工作部)主辦的學術專題高端講座在該校行政樓第二會議室順利舉行。相關內容獲《市民日報》報導,內容如下:
由肇慶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對外交流合作部(港澳台和外事工作部)主辦的學術專題高端講座,昨日下午在該校行政樓第二會議室順利舉行。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應邀主講。
葉桂平在會上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5年以來取得輝煌成就,足以向世界證明「一國兩制」具有顯著的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該制度不僅開闢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新路徑,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且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符合澳門的根本利益。並且,澳門保持單獨關稅區和自由港地位,實行簡單低稅制,符合各國投資者的利益,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美好願景。可以說,「一國兩制」根植於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倡導用協商對話方式解決爭端和分歧,充分尊重制度差異和多元特色,是我國為世界發展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一國兩制」當中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具有世界意義,為畫出海內外支持「一國兩制」事業的最大同心圓凝聚更多力量。
他強調,在「一國兩制」下,澳門具備中葡平台重要定位,近年來在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橋樑作用日益凸顯。未來,澳門應繼續充分發揮「內聯外通」作用,最大限度對內對外釋放「一國兩制」制度紅利,把澳門的多張國際金名片擦得更亮,擴大國際「朋友圈」,吸引更多國際資源集聚澳門,特別是要主動加強與葡語國家聯繫,形成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互利合作的格局。他指出:肇慶近年來深耕科技創新領域,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電子信息為核心的「兩新一電」主導產業,廣大葡語國家也在汽車、高科技、農業機械等領域展現出逼切的發展需求,澳門對此可強化粵港澳大灣區「西進」部署,結合「1+4」新興產業發展,發揮中介價值和聯通優勢,聯動肇慶為主的粵西地區拓展葡語國家市場,促成新經濟增長點。
另一方面,葉桂平表示,利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機遇,促進跨境資金、人員、貨物、信息更便捷有序流通,系統推進中葡經貿規則銜接與壓力測試,進一步推動國際標準與國家標準更順利對接。諸如,針對中葡企業在貿易往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症下藥,在橫琴合作區設立中葡貿易合規試驗區,試行放寬葡語國家特色農副產品准入限制,構建數字化溯源體系,探索風險可控的海關監管創新,促進貿易暢通。
(圖文來自:https://www.shimindaily.net/v1/news/macau/%E8%91%89%E6%A1%82%E5%B9%B3%E5%80%A1%E6%BE%B3%E8%81%AF%E5%8B%95%E7%B2%B5%E8%A5%BF%E6%8B%93%E8%91%A1%E8%AA%9E%E5%9C%8B%E5%B8%82%E5%A0%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