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平主任就澳門中葡平台建設接受《捷報》採訪

發佈日期:2020/12/23
  • 分享至:

        2020年12月23日,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葉桂平主任接受《捷報》採訪,就澳門中葡平台建設發表看法及提出完善建議。採訪報導內容如下:

 

 

葉桂平:中葡平台初見成效 期望越建越好 利用學術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

 

國家在「十二五」規劃當中,賦予了澳門發展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以 及「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發展定位,而「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至今,也是不斷受到國際間的關注。針對「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的問題,大家聽聽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 葉桂平 的意見。

 

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初具成效

 

自從國家給了澳門關於「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定位,最起碼憑著特區政府的宣傳,以及中央的宣傳和一些活動開展,外界對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應該在知名度方面是有提升的,成效也有一些的,例如貿促局每年舉行的MIF都設有葡語國家館,每年的環保展都會有葡語國家相關的主題會議以及展覽會,又例如剛剛舉行過的國際設施展及論壇,都有葡語系國家元素,所以關於「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特別是在宣傳方面,應該是有一些進展的。但是,如果說到具體的成效,由於沒有預先設定標準,所以較難評價。但總體來說,對於「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目前無論是從宣傳方面的知名度,還是澳門與葡語國家有400多年的淵源,國家賦予了定位方面,它都進一步加強促進與葡語國家與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和引進來,是做了一定的工作。與此同時,涉及「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其他內涵也在展開當中,包括「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經貿合作會展中心」和「中葡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隨著「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不斷建設,也多了會議展覽活動在澳門舉行,有好多新「睇頭」。此外,國家、特區政府的支持建設了中葡論壇綜合體,裡面有展館、會議場地、培訓場地、辦公場地等等,所以應該是說有一定的進展。另外就是中葡發展基金亦將總部由北京移到澳門來,這都進一步推動澳門作為平台的功能,所以都有一定的成效。

 

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打造評核標準

 

最近中葡論壇給了一個大項目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這是一個大課題,但他們最後沒有搭建具體的標準。對於長遠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而言,應該要有一套可供評核的指標體系,但是建立一個指數、成效指標,當中也存在一定困難,例如中國的一家企業,或者葡國的一家企業來到澳門,兩家企業通過MIF進行了前期的磋商,待MIF結束後,中葡企業之間各自留下聯絡方式,不斷加強聯繫,最後完成合作,但是MIF是很難統計相關的成功個案是否源於澳門,這就是建立數據評核統計的最大困難點。

 

兩方面完善「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

 

在完善「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的過程當中,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宣傳推廣,儘管無論是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都需不斷宣傳推廣,事實上,從實際的交流來看,不少葡語系的國家甚至連澳門在哪也不知道。另外,儘管內地都知道我們「中葡平台」的定位,按理來說,同樣屬於國家一個五年規劃,應該全國來執行和支持,有時在落實過程裡面,還是有些困難。例如貿促局過往一邊聯繫葡語國家的貿促機構,由相關的貿促機構幫他們轉達信息給企業,而另一頭通過中國的貿促會、商務部將資料、會議的信息傳達給他們底下的會員、單位,尤其是在內地,有時官和商分不清的,所以有時信息沒有辦法交到真正想促成商機的商人手中,所以說信息如何真正去到有貿易需求的企業那裡,就一直不是很精準,這是一個很大的不足,所以問到內地的一些企業家,他們仍不知平台是做什麼的。

第二方面,政府過往在宣傳推廣的時候,總是為平台做了很多小冊子,但這些小冊子缺少了很多實際做推廣的場合,所以有時企業家覺得很無奈,企業家知道澳門可以作為中葡平台,來到澳門想找相關資訊,而貿促局每次都派給企業家一大堆葡語國家資料就完事,所以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已經充擔不起中葡平台推廣的需要。但是,政府也不得不反思,要做到精準宣傳,目前貿促局好難找到這樣的人才,因為這些人才需要變成「有問必答」,但他們缺乏對葡語系國家政策熟悉的人才,而能夠深入淺出地回應到企業家的問題,目前真的不多,而且相關的人才培訓還是很缺乏。再者,因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提出才十幾年,確確實實需要人才的儲備。當中還存在一些觀念問題,例如中葡發展基金,澳門都是有出錢的,但中葡發展基金相對保守而且嚴格小心,所以一年來支持不到幾個發展項目,而澳門的中小企想與葡語國家合作的,但是基金往往把目光放在大項目當中,一些中小企項目覆蓋不到,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宣傳推廣、人才培養不足以及觀念思想不夠解放的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妥善解決。

 

兩方面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人才培養

 

對於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人才,這些人才不單止需要懂葡語,更需要了解中葡雙語法律,除了這兩方面,目前更多缺乏的是對葡語國家基本市場知識了解和熟悉的人才,相關人才的不足必須要補充,對於如何補充,可以從不同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加強培訓,俗話說「由唔識變識」,這是最為基本的層面。

第二方面,主動培養,俗話說「由無變有」,例如在應屆的高中畢業生就開始引導他們去葡語國家讀書,學語言為基礎,亦都了解當地的國情,回來繼續深造,深造完成後開展實踐,例如派去葡語國家的商貿部門去工作半年或者一年。此外,也可以加強和大學的交流,現時只是培養葡語的,澳門將會越做越多,因為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好明確,就是打造成大灣區葡語人才的培訓基地,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除了基本語言知識,還有要加強他們對葡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熟識程度。

對於學術界在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當中將會擔當一定角色,首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強化政府支持高校相關人才培養機構組成的一個中葡雙語的聯盟,將聯盟做好,相關聯盟由各間高校裡面有相關葡語課程的負責人聚在一起,透過聯盟最好能夠發揮的就是大家共同去推敲,如何以進步培養到發展中葡平台需要的人才。

其次,就是在師資的培訓和教材的培育,目前現在還是很缺乏,因為能夠教這方面不是說隨便找個葡文老師就可以,必須要是一個中國葡語國家兩地都要能夠通的人,所以教材、課程設計等等需要在相關聯盟的基礎底下配合。

再者,就是研究,這個研究更多的是貼近智庫的研究,現階段八個葡語國家的研究還是很欠缺,尤其那些小國,大國如葡萄牙、巴西這些資料多,但小到如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重新與中國復交沒多少年,但究竟它發生成如何,沒人知道,好難找到它數據,東帝汶、佛得角這些都是需要高校以分工形式,而不是扎堆,若是扎堆就麻煩了,不引渡的話,個個都研究巴西同葡萄牙,但誰去研究那些小國,所以要引渡,例如我們城大的葡語國家研究院就分到幾個小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東帝汶、幾內亞比紹。所以城大專做小國,不同其他人爭大國,所以想要有所分工,在智庫研究方面很重要。

目前,要與葡語系國家交流,政府的領域當然想了解多些經濟發展數據、社會發展數據以及政治體系是如何,都想了解,往往去到這個時候,學術界只能夠求助普通的Google或者維基百科,但這些還不能做到很準確,所以教學、人才培養、智庫研究方面,學術界可以多做一些工作,但畢竟屬於冷門東西,還是需要政府支持。

 

完善措施借「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

 

發展中醫藥產業是特區政府的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目標,但是中醫藥是傳統醫藥,而葡語國家原材料是豐富,但葡語系國家沒有技術將它製作成藥,所以這個技術方面,如果澳門這個平台能夠借助已經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又借助於好快可能有的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方案,這些有利的機遇,相信應該是可以作為澳門發展的重點落實領域。

但當中都有一些問題,葡語國家中醫藥原材料豐富,那在澳門應該怎麼發展,如果進入橫琴,各項制度以及機制的銜接應該還沒有完善,所以需要要聯合中央、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澳門來做一個綜合研究,而不是澳門單方開展。另一方面就是,行政長官都想在橫琴可否做一個中成藥認定的標準,澳門標準或者橫琴標準,有別於中國普遍標準的,但這個真的需要國家相關部委支持,並且要得到中央的首肯。

畢竟醫藥是一件嚴肅的事,不能夠製造一套比原標準更低好多的標準,正所謂「呢啲係要食落人個肚」,相信葡語系國家都會很重視的。再者,真的要做的話,還是要葡語國家多些宣傳一下中醫藥、傳統醫學的好處。

另外,在人才培養方面都要指定計劃,例如內地中醫藥大學,澳門中醫藥相關的高校,是否能夠承擔多些的責任,來做好培訓,或者幫他們做人才培養,這樣才能幫助澳門中醫藥產業能夠更好地落地發展。

 

五建議完善「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

 

在中國和葡語系國家之間的平台作用還有很多強化空間,之前做得不足的當然需要強化:

第一方面,政府要真的要重視,當然政府亦都體現出好重視,但是不能單單在硬件方面,也可以在步伐和思維當中能夠解放點、開放點,真的要開展研究或活動,能夠精準去聽到中國與葡語國家以及中小企用家的需求和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澳門的作用。

第二方面,就是有一些新的領域也要與時俱進,例如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企業,在研討會或展會上認識到交換名片開始,談到可以簽約,簽約之後,企業雙方通過貨櫃到運送,但時代發展也產生了變化,現在可能不是這樣的了,現在有大批量也有小批量,能不能夠借助跨域電商、跨境電商? 借助電子化的手段,通過主播代理等令更多商戶借助互聯網、平台了解到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品、服務,在這方面確實需要與時俱進。

第三方面,隨著現在電子化手段越來越發達,還有要借助現在的大數據,過往收集葡語系國家的數據很困難,例如學者最為傳統的研究方法,就是委託幾個研究生、博士生每天「搵十條八條葡語國家新聞」,翻譯成中文,中英雙語放上網頁,這就叫形成了一個數據庫,但現在可以發展到一個更加先進的狀態,就是可以利用爬蟲即時可以幫你爬出無數條重要的資訊,透過直接灌入機器的翻譯,即時可以轉出幾條中文的,中英對照一下就能出來。這樣借助大機器和大數據的發展,這方面也的強化很需要。

第四方面,需要強化制度和機制的銜接需要做,譬如中國與葡語國家、澳門與葡語國家的雙重稅庫的協議還沒簽完,存在很多將來不確定因素在這裡。還有一種,現階段促成中葡平台交易時,還缺少一個能夠提供信用擔保的機構,否則對於葡語系國家的優質商品如何結算,而中國要用什麼幣種結算?當下,可以推出一個人民結算中心,人民幣結算中心進一步要變成清算中心,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第五方面,在推動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的過程中,金融都還是很重要,剛剛講到人民幣國際化,也是金融的體現,過往政府想做的融資租賃,真的要做起來,現在已經講到債券了,似乎不再提融資租賃,但融資租賃不能夠放棄,不少葡語系國家需要開展大型基建,而他們有很好的原材料,所以能否通過澳門發展融資租賃,達到葡語系國家可以貿易,對於想要發展基建設施的葡語系國家,通過澳門作為租賃平台,通過原材料去抵押,一方面可以幫助相關國家的基建,另一方面也可以將葡語國家的靚食材、肉類或者酒能夠送到國人的餐桌上,令到廣大民眾的生活質素可以提高。

 

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 葉桂平 結語:對於「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初有成效,但仍有提升的空間,相信將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台」在澳門一定會越建越好。 (完)

 

(圖文來自:捷報)



 
瀏覽次數:242